主题:岩土工程安全与创新
四年一度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于7月18日至21日在上海召开。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术会议之一。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协办,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和施工领域的2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会。本次学术大会是继天津(1962年)、武汉(1966年)、杭州(1979年)、武汉(1983年)、厦门(1987年)、上海(1991年)、西安(1995年)、南京(1999年)、北京(2003年)、重庆(2007年)和兰州(2011年)召开的前十一届系列会议之后我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王卫东总工主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刘士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云,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分别致辞;大会组委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王建华教授代表组委会介绍了大会的筹备情况。龚晓南院士,郑颖人院士,陈祖煜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原秘书长张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张建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杨建民教授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现场气氛隆重热烈。大会期间还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21所高校组队参加,经过2轮的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3支代表队获得一等奖。
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张建民教授表示,当前是我国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大型工程建设规模宏伟、投资金额巨大、建设势头迅猛,高速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地铁、深峡巨坝、超高超限建筑、大规模地下城、海洋资源开发、南海岛礁建设等重大工程,提出了许多新的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问题,本次学术大会以“岩土工程安全与创新”为主题,对我国近年来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据王卫东总工介绍,2011兰州学术大会参会人数首次突破千人,而本次大会参会人数则直接突破2000人,规模空前,这也从一方面凸显了我国岩土工程专业领域的兴盛状况。
本次大会共收到725篇论文,经过筛选,有467篇入选论文集,449篇论文刊登在各大相关学报上。大会学术交流具体包括以下12个方面内容:土的基本性质与本构关系,岩土工程勘察、测试与评价技术,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地下工程及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数值仿真与信息化技术,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土工构筑物与边坡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及灾害效应,岩土工程中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地质灾害及预警与防治,重大岩土工程实录、岩土工程机械设备与施工新技术。
大会组织了主题报告、特邀报告和专题论坛,共举行了300多个学术报告。八个主题报告分别为:黄茂松教授主讲的《土的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研究进展》、沈小克大师主讲的《工程勘察与原位测试技术进展》、刘汉龙教授主讲的《地基处理研究进展》、滕延京研究员主讲的《基础工程技术的新进展》、郑刚教授主讲的《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安全及环境影响控制》、张丙印教授主讲的《土工构筑物和边坡工程发展综述—作用机理与数值模拟方法》、刘松玉教授主讲的《环境岩土工程研究进展》、蔡袁强教授主讲的《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六个特邀报告分别为:王建华教授的《饱和土与桩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算法》、谢永利教授的《黄土隧道面临的问题与探讨》、汪稔教授的《我国西沙群岛珊瑚礁科学钻探工程—千米深钻工程实录》、叶阳升教授的《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规律及控制》、王卫东总工的《深大基坑工程设计实践与创新》、杨光华教授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地基问题与挑战》。五个专题论坛分别为:岩土工程院士专家高峰论坛、岩土创新前沿国际论坛、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论坛、岩土工程新技术与施工装备论坛、岩土工程青年论坛。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知名岩土专家英国牛津大学G.T. Houlsby教授、挪威NGI的S. Lacasse教授、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J.C. Santamarina教授等在国际论坛上作了精彩的报告,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
本次大会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将为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将为中国工程建设“走出去”带来新的历史机遇,预计本次大会也将为岩土工程走出国门提供技术支持,并加快我国从岩土工程大国向岩土工程强国迈进的步伐。记者从闭幕式上获悉,四年后的下一届大会将在天津举行。(引自建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