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豪教授
1949年9月,上海刚解放不久,我作为200名新生之一进入同济四平路校区,这是工学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录取那末多的学生。那时的校区很小,仅占现校区东大门附近一隅。学生宿舍更是捉襟见肘,200人窝居在一座上空相通的大统仓里。晚上某个角落的学生说梦话,大家都能听到,每晚热闹非凡。那时全校都很艰苦,包括老师们。我们工学院当时的院长李国豪教授的家属宿舍就在离大统仓不远的长条矮平房内,灰白色的牆面,显得很寒酸。每次从校门进来左拐向南都可见到这些矮平房,现已全部拆除,建了崭新的逸夫楼。
由于我学的是造船,无缘直接听到李老师的授课和教诲,但一进校,老学长们不时地向我们透露工学院的名师和名教授们的学术逸事;李院长的形态特别引人注目:宽大的脑门特显智者风度,一口广东普通话韵味十足且动听;个子虽不高,但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英姿非凡;解放以前,在驶车不停情况下李老师承担外白渡桥大修任务取得非凡成功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我们这些年轻学子一见李院长就肃然起敬。1951年校庆,开放了许多实验室,让低年级学生大长见识;院部还举行了学术报告会,我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嫩芽是没有胆量进入会场的,但也有个别“勇敢分子”闯了进去,回寝室后则绘声绘色地大肆“渲染”;有一则传说在学生中传播颇广:在讨论会上刘先志教务长作介绍二战期间有关德国发射V-2导弹的报告,就有关的学术问题与李国豪教授发生了争论,而且趆争趆烈,发展到用德语互辩,许多老师都听不懂了,最后会场上只剩他们两位还在争辩。学子们对他们两人的学术风范增加了非凡的敬意。
解放初期,学校的党组织尚未公开,团组织的活动很活跃,吸收了许多要求进步的学生加入新青团(后改称共青团)。当时同济教授中的地下党员极少,党组织特意建立“团友会”来吸收一批进步的、有威望的教职工参加,李老师是其中的积极成员。我们这些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感到特别兴奋,觉得有了老一辈的亲切支持和关怀,更增加了对党的事业的信仰。三反五反运动刚开展不久,惊愕地听到消息说李国豪、翟立林等老师被隔离了,传说在建设新楼中有贪污受贿行为,学校里正组织打虎队追查。我们班上同学都不信,议论中纷纷为之不平。可惜当时正值我们提前毕业即将离校之际,于是约定一有确切消息望相互转告。事隔几个月后得知这是一椿莫须有的案件,大家才放下心来,对李老师镇定自若的道德风范树起更高的敬仰之情!
我与李老师的直接接触始于1958年冬的大跃进期间。那时北京以中科院力学所为基础开始建立火箭研究队伍。上海市考虑到自身工业制造基础的优势,也自告奋勇筹划建立相应的研究基地。从何处着手?市科委特邀李国豪(同济)、谷超豪(复旦)、和我(交大)等人来商议。李老师高瞻远瞻地提出首先要开办速训班,从各校抽调一批骨干、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加以培训以形成队伍,同时积极支持筹建华东力学所。这二项建议很快获得市委支持并付诸实施;在以后几年中,李老师一直是华东力学所的首席顾问并取得他的鼎力支持;他还派遣同济的王龙甫、朱颐龄等资深教师来协助工作。与此同时,以他为首筹建上海力学学会;建会伊始他就为学会确定了以下几条原则:(1) 团结全市各方力量来建学会,吸纳高校、研究所、设计院、企业、工厂的科技人员与会并参与领导;(2) 倡导并强调力学要为工程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本地区的工业发展服务,积极推动力学与工程的结合;(3) 学会要重视开展学术活动,举办各种活动以加强力学队伍的建设。1959年9月上海力学学会在他的推动下宣告成立,李老师被推举任第一届理事长,以后又兼学会党组组长;在他的指导下创办了业余力学学院;先后出版了《力学译丛》和《上海力学》,后者现已改名为《力学季刋》,已是囯内重要的力学期刊之一;多次由他亲自挂帅带领队伍赴工厂、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力求力学研究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在他的掌舵下,学会工作受到市科协多次表彰并获得星级学会的称号;由于他对学会的重大贡献和崇高威望,大家多次推举他为学会理事长,但李老师高风亮节、一再退让,最后由他提议学会理事长由有关单位的合适人选轮流担任,以团聚各方力量把学会工作搞好;在他的诚恳开导下大家终于对此形成了共识。这也是上海力学学会至今仍然生气勃勃、精诚团结、不断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因素。
在学会工作中,他对后辈们非常爱护和关怀;1999年上海力学学会准备出版一本《力学与工程》的文集,邀请李老师和我合写该书的序言。经与李老师商定由我先写一初稿。他非常认真地对初稿作了许多重要的修改,但在复信中却谦逊地对我鼓励有加,让我深受感动。
李老师不仅是桥梁结构领域享有盛誉的开创者,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在他进入耄耋之年还不断地为我国许多重要工程和工业基地建设的布局和谋划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作为专家顾问组的带头人为宝钢基地建设、上海囯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工程建设、全国各地桥梁建设……的顶层设计、布局、谋划、关键技术的解决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在无辜受害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以及对国家、民族、科教事业的无限忠诚,永远是我们敬崇和学习的榜样。他的风范和功绩将牢牢铭记在广大人民心中并永垂千秋。